炎熱的夏天午後,
深入永康街走到街底,
是一片綠地。
於是坐在綠地的石階上稍微休息。

瞬間,
聽到流水聲、嬉鬧聲,
夏天的暑氣頓時消失了一半。

啊! 原來是條小溪,
孩子們在水中玩得不亦樂乎。
水裡還有小魚和小蝦,
還可以看的見石頭,
我也想要脫了鞋跟他們一起玩。

叭~叭~
怎麼有汽車跟喇叭的聲音?
滿腦子疑惑中左觀右望,
小溪不見了,
孩子們也消失了…

只剩下一片綠地,
介紹著瑠公圳的木牌,
就在眼前。


你知道以前台北市也有小河,也像阿姆斯特丹一樣到處都是水嗎?

我是最近才知道的,"瑠公圳"是清朝乾隆年間由郭錫瑠興建,用於灌溉台北市東側地區的水道。為了蓋房子,所以幾乎已經全部填平荒廢,只在台北市區、新北市新店區內有幾小段水道。

郭錫瑠為了這個水圳,前後花了21~22年的心血建造,後來當他老了之後有些地方被破壞了,但他已經沒有力氣再做下去了。

走在台北市巷道哩,永康街、金華街、溫州街這一帶有很多的標示都有提到"瑠公圳",前一陣子還有新聞說到要重現,台北有機會變成小威尼斯~~參考〈台北都會〉重現瑠公圳 台大延伸至大安森林公園)

 瑠公引水的故事,財團法人郭錫瑠先生文教基金會有製作動畫(http://www.khl.org.tw/source4.html),很合適給小朋友看喔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瑠公圳 永康街
    全站熱搜

    妙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