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小最熟悉的中國故事不外是『西遊記』,猴子從石頭蹦出來並在花果山稱王(小時候不乖時都會被說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)、猴子大鬧天宮偷吃仙桃、在如來佛手指上撒尿並寫上『齊天大聖到此一遊』 (造成很多人都喜歡在旅遊地區刻上『XXX到此一遊』),誰都治不了的他卻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;後來在保護三藏法師往西天取經過程中,遇到了龍馬、豬八戒、沙悟淨等等;路程中還三打白骨精、向鐵扇公主借扇子、跟牛魔王打鬥…最後終於到了西天取得正果。
生活中我們看了許多『西遊記』橋段,對孫悟空使用筋斗雲、金箍棒還有拔毛產生許多替身,都覺得神奇的不得了,多希望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樣。過年時還常常看到華麗的天宮(當時張菲常扮皇帝),玉皇大帝帶著群臣跟我們一起過年,除了看到天宮怎樣的美麗,也認識了不少仙人。之後還有幾部電影把西遊記改了又改,利用科技做出非常炫的場景。也有人把西遊記寫成了職場分析,三藏法師變成老闆、悟空等三位變成職員,討論著職場倫理。也曾看到一個冷笑話,『為何孫悟空這麼厲害,神鬼都拿他沒辦法,卻打不過這些妖怪?』,答案是『出來混的當然要使出全力』。直覺這本書真是歷久不衰。
我也讓孩子從小就讀『西遊記』,不過不是原著,直到那天偶然借到一系列漫畫版的『西遊記』,看了第一冊後便感到有些訝異,怎麼跟我印象中的故事有些落差?其中還提到了三藏法師的出生,這是我完全沒有印象的橋段呢!於是去台北市圖找了『西遊記』原著,原著竟然比家裡的那本要厚上六倍之多,字也比較小。翻了幾頁。決定帶回家慢慢的觀看,重新了解作者寫的『西遊記』是什麼。
閱讀原版『西遊記』,一回不過十數頁但每讀一回總覺得嘖嘖稱奇,作者(吳承恩)對於故事的鋪陳、環境與人物的描述皆使用大量的詞藻,文章生動猶如場景就在眼前,每讀一回都讓我驚嘆不已,感覺已經讀完當天的份量再也吸收不下其它,因此無法快速的往下任意看過去,沒想到這文學名著竟然是如此的豐富,而作者的文學造詣竟也是如此的高深(除故事精彩,每每說一段故事後,就會有一段押韻的詩句,這應該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)。不過也有些些的矛盾,且看我來分析。
留言列表